手机可用运存不够?这些手机内存的小知识你需

j105194">

        在現在的市場上,我們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手機商品,而手機廠商也提供了多種不同的配置供大家選擇,除去少數模塊化手機可以定制攝像頭這些設備之外,大部分手機廠家提供給我們的選擇其實就是內存和運存的選擇。目前,4GB、6GB甚至8GB的內存已經成為如今旗艦手機上的主流,4G內存和6G內存到底有多大差別呢?手機有6GB內存,為什麽可用只有3GB?接下來為大家簡單解答一下!


      首先,一個簡單的概念大家需要知道。就是4G的運存或者6G的運存實際上並沒有這麽多,因為這裏面存在一個單位換算的問題。理論上的1GB是等於1024M,但實際生產是按1GB等於1000M,明面上說是的理論數據,其實會少一點。簡單來說,4GB的內存實際少於3G,而6G的內存則只有5G左右。再者,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手機的兩種存儲:RAM和ROM。 RAM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運行內存,顧名思義就是用於運行程序的內存,RAM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在手機後臺能開多少程序。ROM則是指手機的機身存儲,也就是手機存儲數據的地方,相當於電腦的硬盤。它的大小主要是影響手機文件存儲多少。


      以4GB+64GB的內存組合為例,除了不同的廠商和系統在計算內存時的單位換算問題,而導致4+64實際可能會只有3+60多以外,實際上,系統作為底層“軟件”,在手機運行時也會占據內存的空間,除了系統運行必須的程序之外,一些其他的APP開機自啟後,或者使用時後臺運行也會占用部分內存,因此,在運行時,可用內存是不能達到6GB的。


    電腦內存知識將U盤空間作為電腦內存使用的小技巧。電腦內存知識,U盤作為日常電腦辦公最常用的工具,多數人對它的功能並不一定完全了解,其實U盤還有很多實用的功能正待我們去應用,比如使用ReadyBoost讓U盤變內存,這對小內存的電腦來說可謂意義非凡。使用ReadyBoost U盤變內存的方法如下:1、在插入的U盤盤符上選擇右鍵“屬性”。右鍵單擊U盤選擇“屬性、選擇屬性中的“ ReadyBoost ”選項,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“該設備專用於ReadyBoost”還是“使用該設備”。如果選擇“使用該設備”,則需要在下方設置空間大小,點擊“應用”即可。


       選擇“ReadyBoost”3、應用後即可在U盤中見到一個叫ReadyBoost的文件,占用空間為之前設置的大小。4、如需取消該功能,在“ReadyBoost”選項中選擇“不使用這個設備”,空間即可被釋放。看完了上面的教程,身邊有U盤的可以準備讓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了。為什麽就蘋果特殊,不支持內存擴展?以前,大多數手機都支持內存擴展,內存卡槽幾乎是手機必備的。內存規格,從開始的SD卡,到後來的TF小卡(Micro SD卡,由SanDisk閃迪公司發明)。內存容量,從最初的256M、512M到現在的64G、128G、256G。作為手機的“硬盤”,擴展內存裏可以存放應用、視頻、圖片、音樂等資料,很方便。


    但蘋果公司從一開始,就堅持不支持擴展內存,這又是為什麽呢?第一:掌控!蘋果公司希望把控一切。以蘋果電池為例,iPhone誕生的時候電池就是不可拆卸的,有的用戶DIY自己換手機電池。蘋果後來把底部螺絲換成了極少見的五角螺絲,就是不讓用戶自己拆機,增加用戶拆開的難度同樣的道理,對蘋果來說,第三方存儲卡也是不可控的,讀寫速度不一樣,還會有安全問題,所以蘋果堅決不支持外置內存卡擴展。


     第二:賺錢!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。以蘋果IPhone7手機為例,目前32G版價格是¥3799,128G版的價格是¥4599,差價是¥800。而常見的128G存儲卡價格一般在¥200多,差價夠買很多存儲卡了。對於蘋果公司來說,把存儲卡內置可以多賺不少利潤。就算用戶選擇傳到icloud上,超過5G的空間也是收費的,何樂而不為呢。第三:兼容性!外置存儲卡良莠不齊,可能造成手機卡頓。市面上的各種存儲卡,品牌不同,質量不同,存儲速度不同,可能影響手機的整體性能。


     試想,因為卡的問題造成手機卡慢,用戶很可能認為是手機的問題。不同的TF卡存儲速度差很多,同樣的8G存儲卡,存取速度有可能相差一倍。第四,設計!蘋果一體化設計理念,能不開孔就不開孔。TF卡槽肯定比閃存顆粒要大,在手機普遍追求輕薄的潮流下,去掉TF卡槽會帶來很多設計上的便利。按照蘋果的說法,手機寸土寸金,任何一個增加的空間都會對手機整體布局有影響,會讓手機變得厚大,影響用戶體驗。從最初的iPhone4到現在的iphone8,蘋果手機都保持一體化設計。如不可拆卸的電池,如內置的內存卡。近兩年連充電孔都不要了,改成了無線充電,甚至還要取消手機孔。目前,大多安卓手機都支持TF內存卡,內存卡的好處就是:如果手機壞了,裏面的資料還能拿出來,換手機也比較方便。




相关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
微信公众号推荐

相关推荐